close
。前言。
 
一段總算是熬過去了,不過某種程度上來看實在有些慘澹就是了....。
 
這次主要談的是「拆搭」,內文將詳細說明拆搭的取捨及其背後的延伸觀念。
 

一、關於拆搭
 
拆搭」是打牌時使用頻率很高的一種技巧,在手牌搭子過多時,
 
我們就必須拆掉某搭子,繼續朝向聽牌的路前進。
 
相信只要打過牌,對於遇到需要拆搭的狀況必定不陌生,也都不會有甚麼大問題。
 
但本文將透過分析一些拆搭的時機、取捨...等等,並結合個人實戰經驗,
 
強化關於這部分的觀念。
 
 
 
 
在此我想先對這裡的「搭子」做一個定義:
「未完成且能在進『一張牌』後成為完成的牌搭。」
 
拆搭看似簡單,但若能多思索並掌握其中的細節,加強自己的觀念
 
相信必能對牌理有更深的認識。
 
 
 
在闡述拆搭相關概念前,在此想先對常見的幾種搭子做些簡單的分析
 
以便於後介紹時思路更加流暢。
 
 
(1) 雙頭、卡章、中洞
 
最常見的搭子,若是這三種在取捨,相信各位牌友都會選擇保留雙頭而拆剩餘二種,
 
畢竟雙頭的進牌面很明顯比其餘二種優良。
 
在這裡我想引入一個觀念,卡張(1 2 or 8 9)與中洞相較之下,通常是中洞優於卡張
 
這點可以用一個在聽牌階段時的例子來輔佐證明
 
二組手牌:「1 2 9 9」、「2 4 9 9」,最直觀看來的話,2 4 那組摸到 5 可以退 2 轉聽雙頭
 
但是卡張則否,要轉章比中洞較為困難些。
 
再者,卡張所等的牌僅有「3、7」二種,在麻將規則的定義下,
 
這二種數字的牌被稱為「尖章」,利用性相較為高,故較不容易為敵家所捨出。
 
因此,卡章的進牌難度又更增加了一些。
 
 
(2) 對子
 
亦為最常見的搭子之一,許多人在拆搭時會選擇保留對子而拆中洞
 
雖然不能說不好,但心中必須存有一個重要的觀念:「對子並不是永遠都比中洞好。」
 
 
(3) 對子及雙頭、中洞等的混和搭
 
若是雙頭混對子可等三門牌,如:「3 3 4」,其餘種類以此類推,
 
是種進牌機率滿不錯的搭子。
 
 
(4) 斷層雙頭
 
例:「2 4 6」,較混和搭為劣等,但某些時候亦可將其視為變種的雙頭
 
不過與正常雙頭相比,這是「三張牌等二門牌」,而非「二張牌等二門牌」。
 
順帶一提,此種搭子在聽牌時可發揮對敵家攻擊力不小的作用,
 
例如:「2 4 6 9 9」,此時打出 6 可聽 3,誤導敵家自己不要這路牌,即為「打六吊三」。
 
 
 
當確定要拆搭時,如果多思考一下會發現其中藏有不少細節,以下會說明供各位參考。
 
首先,最簡單也是幾乎所有人都能理解的,拆搭要從進牌率較低的搭子開始拆
 
例如「1 2 萬」及「6 7 條」,若選擇上僅有此二種,則必定先以「1 2 萬」為優先。
 
而若是「1 2 萬」及「8 9 筒」,二種等級差距不大時,則可觀察檯面
 
以所剩張數作為判斷的依據,假設 7 筒被碰斷了,還執意留著 8 9 筒豈不是自作孽?
 
故打牌時真的不能傻傻的看著自己的手牌,
 
留了 8 9 筒之後才發現七筒被碰斷,損失將難以估計。
 
 
拆搭的同時最好可以兼具守備,例如前期下家打出 7 條,而自己正面臨拆搭選擇
 
其中有一可考量選擇為「8 9 條」,此時將其拆掉是個不錯的選擇
 
一來 7 條張數被下家捨出,少了一張
 
二來根據下壓性(註:為數牌特性之一),下家要 8、9 條的機率可以說是非常低
 
故在拆搭的同時若能阻礙下家的進展,將更有利於己。
 
 
有時候根據數牌特性,甚至可以掌控到上家。
 
某區域手牌:「1 2 5 6 8 9 條、1 2 筒、5 5 萬」,此時上家若捨出一張四條
 
將其吃下後面臨拆搭的選擇,很明顯的有三種選擇,且都為卡張
 
此時可以思考,根據一路性,雖然不保證上家沒有 8 9 條,但他不要 7 的機率增加了
 
若保留 8 9 條而拆其餘二組,進 7 條的可能性相較於另外二組或許更高了些
 
故在選擇拆搭時,亦可結合數牌特性以輔佐自己判斷。
 
 
另外,若前期就面臨拆搭選擇,且情報也不怎麼充分時,亦可透過一些技巧
 
把希望進的牌分散以增加機率,舉個最常見的例子:「1 2 4 5 條、7 9 萬」
 
若所拆之搭子選擇中有 7 9 萬與 1 2 條,此時可以觀察到 1 2 條與 4 5 條同爭一張 3 條
 
進牌區域重疊,二個搭子搶同一張,將其分散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 
1573022444781.jpg
再來我想談的是,當手牌如下:「3 3 4 4 筒、8 8 條、5 6 9 9萬」
 
首先必須先說一個小觀念,通常在拆搭的時候通常會以拆對子優於拆雙頭
 
這點其實不難理解,對子雖然可以碰三家,但僅剩二張可碰,相較於雙頭的八張
 
機率上還是有一定的落差。
 
回到上述的手牌,此時若碰出九萬,即面臨拆搭的選擇,且拆搭後一進聽
 
若是本人遇到這種情形,通常會打旁邊的 3 或 4 筒,原因也很單純
 
打掉 3 或 4 筒後可使該區域轉型成進牌率優良的混和搭,至於打 3 或打 4
 
則依照該牌局狀況做決定,還是要老調重彈,安全性至上。
 
不過若 3、4 筒在牌局上看來都不樂觀,拆八條對也不差,只要它是相對安全的。
 
但無論如何基本上都不會去拆雙頭,拆對子的好處還有一個:
 
「決定拆對子後,打出第一張若安全且下家不要,第二張通常也會安全。
 就算下家將它吃下來,連續要二張的機率也不高。」
 
而拆雙頭則需打出二張不同的牌,風險相較為高。
 
 
再談一種案例吧。
 
手牌:「2 4 6 8 條、5 5 8 8 筒、3 4 萬」
 
此時若碰出一個對子,亦面臨拆搭選擇,此時的選擇應該明顯了。
 
碰出後可捨出 2 或 8 條,將該區域牌型轉變為斷層雙頭
 
捨 2 或捨 8,一樣是根據牌局狀況而定。
messageImage_1571240770012.jpg
 
 
最後這個主題比較直觀也比較簡單,主要在談論拆搭的時機。
 
綜合大部分會遇到的情況,拆搭時機可分為三類:「不須拆、現須拆、一進後須拆」
 
其實刻意分成這三類看似有點多此一舉,但在此做這分類是為了講解方便。
 
(1) 不須拆
 
既然在談論拆搭時機,那為什麼又要討論「不須拆」的情況呢?
 
根據本人觀察初學朋友的打牌狀況發現,有時候他們會把「搭子剛好的情況」
 
視為「需要拆搭的情況」,這部分其實我也不打算多講,要改善的話就是增加實戰經驗
 
基本上在實戰的洗禮下,對於搭子是過多、剛好或不夠,很快就能領悟箇中奧妙了。
 
 
(2) 現須拆
 
現須拆即是上一個主題在討論的大部分內容,概念形成後
 
配合觀察檯面上的狀況,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定,這樣就足夠了。
 
通常手牌演進可能會是:
「搭子數過少 > 搭子數剛好 > 搭子數過多 > 一進須拆 > 現須拆」
 
起手有可能直接從第二或第三階段開始。
 
 
(3) 一進後須拆
 
一進後須拆,意即再進了一張有效牌後,就面臨現須拆的情況
 
打牌時對自己的手牌完成分析後,在還沒輪到自己時就得先決定「如果進這張,要打哪張?」
 
一來能更加掌握自己的手牌情況,二來亦能增進牌局的流暢度。
 
試想,若每個人都等到輪到自己時才開始想要打甚麼,那會是多麼漫長且痛苦的牌局啊....。
 
 
總之,這部分也沒甚麼重點
 
只要不要把A情況誤認成B情況就好了,拆著拆著赫然發現
 
自己手牌原本的搭子數量是剛好的,那豈不是很無奈嗎?
 
 
最後講個像是廢話但是有時候會被人所忽略的小細節,
 
搭子是絕對優於孤張的,某區域手牌:「5 8 9 條、2 2 筒」
 
在搭子數量剛好的情形下,不要認為 8 9 條搭子很難等就將其拆掉而保留孤張 5 條,
 
這種打法很明顯的違反了快速原則,再怎麼說,搭子等的牌張雖少
 
但總比完全沒等好吧?
 
5 條要靠成一組完整的搭子需要再進二張牌,8 9 條只需要進一張,就功率上來說明顯獲勝。
 
但別把牌打死了,若當時上家碰斷 7 條而自己還執意留著 8 9 條,那更是沒意義之舉。
 
此時則該保留「單張利用性相對高」的 5 條,將 8 9 條搭子拆掉,繞路繼續前進才是上策。
 
 
 
 
這次的篇幅稍微長了些,其實原本也不打算寫這麼多的
 
但總覺得不把一些細節寫出來心又癢癢的o_O
 
吸收理論固然重要,但增進實戰經驗也是不可或缺的歷程。
 
如果牌咖剛好都沒空,透過電腦 / 手機麻將解解悶順便把所學運用於實戰
 
雖然乏味了些但也是個不錯的練習方法。
 
 
 
最後,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感謝閱讀。







 

messageImage_1571240742716.jpg

messageImage_1571240747468.jpg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qwqw890113 的頭像
    qwqw890113

    國粹-雀神麻將手遊

    qwqw8901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